首页 > 生活知识 > 每天学习 > 从753到493,近期合肥二手房,有点难!

从753到493,近期合肥二手房,有点难!

发布时间:2025-01-13 16:34:51来源: 15210273549
从“517新政”的降低购房成本,
 
到“926会议”强调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
 
但是,楼市却呈现跌宕起伏,
 
经过短暂的繁华之后,
 
如今又几乎快回到低流速的常态。
 
PS:以下均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01
 
合肥二手房,国庆后开始走高,一直到11月底。
 
根据贝系数据,从单周数据来看,国庆前平均单周在440套左右,而国庆后单周成交量开始走高,最高达到747套,成交量提高了70%左右。高成交量整整维持了大约七周的时间。
 
这直接促使了,11月份二手房成交达到3057套,同比涨幅达到31.61%。成交量是自2022年以来第三次单月破三千套。按照某壳市占率有约30%计算,意味着11月份全市成交量破万套。
 
可见,9月底开始的政策利好措施,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持续性相对之前更长。因为,整个第四季度,一直不断地有新政策补充进来,使得每次政策利好,二手房市场总会有一波需求得以释放。
 
 
(数据来源于个人统计)
 
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虽然每次政策的出台,流量会反弹,但是距离大热仍缺火候,至少单周流量上800套+且持续,才能正向螺旋,挤压拱火。
 
但至少,让市场,有了温存的感觉。
 
只不过,很遗憾,原本以为会维持很长时间,但是,最终只维持了约七周时间,11月底开始,周均开始下降,降到目前的490套左右/周。
 
进入12月,第一周,小幅下滑,降了1.06%;第二周又大跌了11.6%;一直到目前,单周成交量仅为490套左右,与高峰期相比,跌了约35%,从目前来看,至少还未稳定。
 
而且整体趋势,不太妙!
 
据贝系数据显示,虽然今年全市二手房成交约2.8万套,相较于23年,涨了约13%。如果按贝系粗略的市占率30%计算,合肥市全年二手房住宅卖了将近9.5万套,约是新房的4.9倍, 23年是2.7倍左右。
 
但是,成交量增加的同时,是伴随着价格的下跌。二手房住宅整体成交均价年初和年底相比,跌了15%左右,市场议价空间总体呈波浪上升趋势。
 
二手房的以价换量依旧是主流。
 
对于近期二手房市场现状的一些看法:
 
首先、当下合肥二手房的成交量较高峰期快速萎缩,导致不少中介和卖家信心都有明显的加速下探趋势,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的萎缩,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有以下两点:
 
1、从930楼市新政开始,在叠加四季度其他政策的辅助,其效力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必然会导致会吸引一批数量的资金入场,使得短期内楼市会得到一定的企稳和回暖,体现在成交量上。
 
但是,随着时间线的拉长,效力终究是要萎缩。所以,这一波增量消耗完了之后,市场就又会回到存量博弈的时代。流量自然恢复如初。
 
2、季节性因素,年底不少项目要考虑冲业绩,自然会增加折扣引流。这也是,二手房流量被分流的一个原因。因为,在微观市场下,二三级市场的客户流动,很短期,也很迅速。
 
其次、对于当下的合肥市场,呈现新局面,主要无限价、无限购政策,且供应库存低位。目前在售项目库存约为2.2万套,未入市的仅约为5041套,合起来2.7万套。相较于去年,足足减少了约31%。
 
虽然有部分城投拿地会进入市场销售,但是城投开发或找代建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对市场形成有效供应。这意味着,明年的新房供应量会进一步下滑。同时,也可知,明年的库存量可能只减不增。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容量也萎缩到2万套左右。
 
放在以前,上述局面,都是市场大涨的前提条件。
 
但不同的是,以往需求旺盛,而如今,需求端是羸弱、疲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市场有一定分化,要说上半年还是刚需二手化,而新房有品质、配置提升,更多承接更多刚改、改善、终改等客户。但是,下半年随着新房折扣力度的增加,导致部分热点板块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差变小,促使了部分客户又转向了新房。
 
这也是,年末新房“翘尾”的一个原因之一。
 
其实吧,二手房流量的下滑,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应,没啥“包装滤镜”。因为二手房不像新房,有开发商和政策的“调控加持”,价格完全是双方一点点地“砍”出来的,真实得很。
 
虽然政策刺激“buff”都叠满了,但是,得回到现实:政策释放的是什么?是那些本来就想买房、但因为各种原因“憋着”的人群。
 
这部分需求叫存量需求,撑不住太久。等这部分需求释放完了,就进入真空期了,而新的需求一时半会儿也补不上。
 
流量自然就掉下来了。
 
02
 
自2021年9月份开始,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曾经的那些房企,就犹如一缕青烟,都消散在空中了。如今的百强房企中,民营房企就几乎只剩下个位数,取而代之的是,国央企或有国资背景的房企。
 
而且,今年的百强门槛值可谓是再创新低了。其中,TOP10门槛降至979.6亿元;TOP30门槛降至265.6亿元;TOP50门槛降至154.8亿元;TOP100门槛降至75.5亿元。另外,今年千亿房企数量减少至11家,基本上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另外,从宏观数据来看,房地产的销售规模从巅峰期的18万亿,跌至今年的约9.5万多亿,直接减少了约47%,几乎腰斩。合肥亦是如此。2024年市区主力项目新房住宅卖了约1.8万套,如果算上剩下的,今年市区的住宅销量估计在1.9到2万套之间。相较于高峰期直接跌了70%。
 
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状。
 
怎么能让楼市好起来?或许这句话表达的有点过,至少是稳定。其实,关键还是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要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和预期。另一方面还要实行轻徭薄赋。有个恢复的过程。
 
因为经济和楼市,是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经济其实是根本,而楼市(或者说是消费)其实只是信心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果实际过程中,偏离了这个根本的前提,那所谓的任何“回稳”、“向好”,都是镜花水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内部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消费降级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个是债务快速积累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两个是很致命的。
 
这从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就可以看出,2025年工作排在第一位的毫无疑问就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因为,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消费,累计贡献率达到约50.23%,占据了半壁江山。
 
所以,至于楼市嘛,估计这两年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目前大多数城市下降的空间还是有的。但是,短期内在政策等利好刺激下,可以适当地拉一拉成交量,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也足以说明,目前市场上的购房需求始终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政策刺激带来成交量的上升是短暂的。待积累的购房需求释放之后,成交量自然又开始下降,直到下一个刺激的出台。
 
而且按照官方的说法,2025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较今年的说法,增加了“持续”和“用力”两个词。
 
这就表明明年的政策肯定是持续不断且继续加码的。
 
而且,这个“稳”,用官方的话讲,这叫软着陆,避免系统性风险。所以,别想着房价还能大涨了。
 
那具体稳到什么程度算是“稳”呢?
 
一方面,这就像中医开药,得慢慢煎,慢慢喝,才能治病又不伤根本。房价一下跌太狠,社会承受不住;但不跌,又回不到正常的市场逻辑。
 
另一方面,房地产要想稳,就必须还得要产生新的需求。没有新的需求,就没有楼市真正的稳。可是,这“新需求”从哪儿来呢?
 
1、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年轻人组成家庭,得买房吧?
 
2、居民收入的提高:挣得多了,自然就敢花了!
 
然而,这两点短期内似乎都没啥起色。
 
你说靠政策来解决?政策也只能降低购房门槛,解决短期问题,根本上的矛盾,还是得靠时间。只能一点一点来。

每天学习更多>>

2025年枣庄市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简章 2025年德州市宁津县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公告 2025年济宁市鱼台县融媒体中心招聘人员公告 2025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招聘人员公告 宁德时代曾毓群: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者 希望被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 没有四环标!奥迪E5 Sportback全球首发 做温暖科技、拓细分市场、布全球宏图,smart智电化三张牌 尊界S800领衔,江汽集团这次秀了波大的 小跑车SC01即将上市,赛道基因与极致性能的完美融合 全新雷克萨斯 ES 将于 2025 上海车展全球首发!你期待吗? 长城山海炮 Hi4-T 全球版抵达上海车展!综合功率 300kW 采用全新V8混动系统 兰博基尼Temerario中国首发亮相 未来纯电M3雏形来了! 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首发亮相 东风猛士M817全球首发,智野新体验引领越野新风尚 传祺向往S9官图发布,华为系SUV新成员亮相上海车展 17.28万起售/搭猎鹰辅助驾驶 2025款星途星纪元ET正式上市 打破“配置歧视”,阿维塔06如何推动品牌逆袭? 2025年3月车企销量TOP10:排名背后的\"屠杀逻辑\" 问鼎\"汽车界奥斯卡\"PACE大奖!Aurobay混动系统中国动力新突破 Melexis宣布中国战略新动向,强调供应链的本地化 中汽创智倾转构型“江豚1号”飞行汽车验证机首飞成功 从MCU到DSP,国芯科技产品链覆盖汽车电子核心场景,形成成熟产品矩阵 钛3上市,方程豹终于想明白了? 别克GL8 ENCASA申报图 将于上海车展亮相 越野风格 捷尼赛思X Gran Equator发布 TCL C11K:点亮客厅,解锁观影新姿势 本田与索尼强强联手,推出新车,预计明年交车 “加价”买了仅499元起的红米14C,其实没必要过度神话它有多良心 雷军:小米 SU7 上月交付量超过特斯拉 Model 3 加量不加价!华为Pocket3来了:麒麟9010加持+全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