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朋友圈被两张图刷屏:左边是46.8万的问界M9,右边是刚曝光的吉利银河M9。同样的"M9"后缀,差价可能超过20万!网友戏称这是"买标送车",但当我翻完十份工程车报告,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吉利直接把新车命名为M9的操作确实够刚。现场工程师老张私下吐槽:"本来想叫星舰9,但市场部说蹭热度就要蹭到底。"这招够狠,直接把潜在客户从50万预算拉到20万区间。不过真能打?看配置:5.2米车长塞进六座,第三排腿部860mm,比理想L9还多出两指空间。更绝的是座椅通风按摩全系标配,这放在BBA至少加价5万。
混动系统才是重头戏。雷神1.5T热效率干到46.5%,满油满电跑1200公里。试驾过的媒体人说:"亏电油耗2.9L,等红灯时发动机根本不启动。"但别急着喊真香,三挡DHT变速箱在40码切换时还是有轻微顿挫,这点和问界的增程式比略输一筹。
智驾大战更有意思。激光雷达配12颗摄像头,暴雨天72毫秒识别障碍物。但供应商从华为换成元戎启行,实际表现要打个问号。上周深圳暴雨测试,M9在积水路段三次误判雪糕筒,隔壁问界M9倒是稳如老狗。不过吉利敢把H5级智驾下放到20万档,这魄力确实够野。
定价才是王炸。深蓝S09预售23.99万的消息刚出,吉利转头就放风"可能下探到20万"。供应链的朋友算过账:"砍掉电吸门、空气悬架这些花活,成本能压8万。"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那传统门把手和塑料内饰接缝,就知道省下来的钱去哪了。
最绝的是市场部这波碰瓷营销。微博投票显示,38%的人因为名字点进官网。但真打算下单的客户都在问:"会不会开出去被当成问界低配?"这种争议反而带起热度,预售3小时官网崩了两次。有车主直言:"要是22万能落地,车标贴五菱都认了!"
现在最慌的可能是理想L6。原本守着25万舒适区,突然被吉利掀了桌子。但业内人士提醒:"别光看参数,M9的智能座舱还没经过市场检验。"这话不假,去年某新势力同样堆料凶猛,结果车机死机上了315。
回头看这场M9命名大战,既是价格屠夫的狂欢,也是中国车市的内卷写照。当46%的热效率怼上20万的定价,当激光雷达成为白菜价配置,我们究竟在为什么买单?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工程车方向盘缝线特意做成蓝色,因为调研显示这颜色能让用户感觉"更值钱"。你看,造车终究是门心理学。
所以问题来了:你是愿意花半价买台"青春版M9",还是咬牙上真旗舰?评论区吵翻了,有人晒出问界订单截图,有人蹲等吉利正式报价。这场面,像极了三年前手机圈的"保时泰"大战。但别忘了,当年那些玩碰瓷的,最后活下来的都是真有两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