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围绕“新一代通信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发展”主题,深入阐释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与应用在推动全球智能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今年正值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160周年,也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纪念活动选在南昌举办极富历史意义。张平认为,当前行业正聚焦ICT驱动智能数字技术解决方案与新趋势,以实现ITU“连通目标2030议程”中的增长、包容、可持续、创新、合作五大战略目标。
5G-A承前启后,引领网络可持续发展
信息通信网络是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兴战略方向。
“新一代ICT技术,尤其是5G-A、6G备受国家关注,我们在未来网络布局中,需要在建设天地一体方向做前沿的、科学的部署。”张平表示,同时我们也看到,5G在发展中构筑了5G技术新底座,实现了服务范式变革。最直观地,行业经历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变革,尤其在5G实现了人机物互联以后,工业互联网成为重点发展方向,“5G+采矿”“5G+急救”“5G+工业质检”“5G+港口”等行业应用成果斐然。
5G-A技术承前启后。张平认为,就承前来看,5G-A进一步提升了5G的网络能力,丰富了5G的应用场景;就启后来看,5G-A将对一部分6G关键技术进行提前验证,为6G标准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重要经验。不仅如此,从2021年2月产业联合发布业界首个关于5G演进的文献《5G无线技术演进白皮书》、2021年4月3GPP确立5G-advanced命名以来,5G-A行动计划逐渐丰富,加速构建5G繁荣生态。
在个人通信领域,5G新通话促进个人通信方式由视频通话向智能交互升级、XR为用户带来更清晰、更沉浸、更真实的虚实融合娱乐社交办公体验。在智慧制造领域,5G深入工业发展面临的成本敏感、需求碎片化、性能要求高等挑战;智简网络和内生确定则助力解决5G深入工业的痛点问题,推动5G从辅助工业生产延伸至融入工业生产,最终迈向改变工业生产。在智慧交通领域,通信感知融合共享,催生一网多能新业态。
提及5G-A的重要意义,张平认为,5G-A将引领5G及下一代网络可持续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推动5G-A从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品研发走向商用部署,加速5G-A产业化进程,引领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
6G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自2024年迈入5G-A商用元年以来,5G-A加速商用落地。与此同时,行业对于6G的预研步伐也有条不紊。
张平讲道,6G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未来网络自身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尤其是在自身发展需求方面,行业对网络发展提出了低碳节能、低成本自动运维、端到端的网络弹性等趋势和需求,新业务、新场景的需求,以及DOICT跨界深度融合、云原生的网络架构等技术发展趋势的需求。
ITU-R将6G定义为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早在2023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发布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提出了6G的典型场景及能力指标体系,6G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要素的深度融合,以及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服务信息感知、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全过程,助力构建“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美好社会。
提及6G相对于5G的变化,张平分享道,6G增加了感知通信一体、人工智能与通信一体以及泛在连接三大应用场景,未来将在通信性能大幅提升、多要素融合、业务和能力的按需供给、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四个方面产生重大变革。
就6G发展节奏来看,第一阶段(2018年—2025年)重点进行6G愿景需求研究、6G潜在关键技术研究和6G概念系统设计;第二阶段(2025年—2030年)进行6G标准制定、产业推进及应用培育;第三阶段从203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应用及6G演进标准的研制。
“从最初50余个潜在关键技术方向的百花齐放逐步聚焦收敛,当前,6G已进入愿景需求的定义与技术收敛的关键期。”张平概括道。
6G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张平表示,6G将于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恰好同第六个经济长周期的攀升阶段实现历史性交汇。不仅如此,6G有望成为下一轮经济长周期主导创新技术,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同时,打开消费侧变革大门,推动供给侧数字化改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全息通信、数字孪生人、通感互联、超能交通、元宇宙等都将成为6G场景。”张平讲道。
不局限于十年一代,智能时代需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