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电 (记者刘颖婕)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与《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应用推进与产业支撑两方面,全面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构建形成富有特色、彰显优势、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方案》围绕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明确到2027年培育20个服务垂直行业的基础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5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推出100个以上融合示范典型案例等目标。在重点任务上,从产业、生活、政务三大板块着手,加速人工智能落地。
在产业领域,聚焦化工、铝业、钢铁、矿山开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如在“人工智能+化工”方面,推动生产过程全链条智能控制,构建智能化安全预警与环保监测系统,到2027年,推动化工产业链重点链主企业和5家化工园区实现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打造全国创新示范标杆。“人工智能+钢铁”则聚焦精品钢产业基地,推动全流程智能化监控,降低能耗与碳排放,2027年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钢铁产能占比超50%,高端产品占比达60%。
在生活领域,着力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以“人工智能 + 家居”为例,发展智能终端与家庭服务机器人,推广全屋智能生态系统,2027年智能家居市场人工智能技术整体渗透率达70%左右。“人工智能+ 出行”布局智慧交通系统,加快开展无人配送、无人出租等应用场景,2027年全省部署运行1.5万辆以上低速无人配送车、无人配送渗透率超50%。
政务服务体系也将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升级。打造政务服务“智能客服”、12345热线智能办理助手、“鲁惠通”政策精准推送等应用场景,提升服务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到2027年,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搭建2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为实现这些目标,山东出台《政策措施》,从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强化核心要素供给、深化拓展赋能应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大要素资源保障五个维度,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创新平台建设等,每年布局15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在要素供给上,实施“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创新券”奖补政策,培育建设“数据集”“基地”。在应用拓展方面,支持应用项目建设、打造赋能应用平台、推动场景赋能开放等。产业生态优化上,培优育强骨干企业、布局链群集聚发展。要素资源保障方面,加强预算资金统筹、强化产业基金扶持、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引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