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高端闭门会上,乐聚机器人合伙人孙冬表示,机器人进入产业将经历科研和商用场景、工业场景和服务场景三个阶段。
孙冬表示,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展厅,这也是目前乐聚批量化出货机器人的主要场景。“今年1月完成了第100台夸父人形机器人的发布和交付,算是产业化落地的第一个里程碑。今年一季度我们的交付订单将近300台,订单量翻倍。”
第二阶段是在工业场景,这也是企业重要的增长曲线所在,“车间里的场景很多是标准化、结构化的任务,这一阶段我们的机器人已经交付于一汽红旗、海晨物流等工厂开始作业,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我们将会进行小批量的机器人交付,预计在2027、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批量出货。”孙冬介绍。
孙冬表示,第三阶段,人形机器人爆发点会是在服务场景,“它和PC、手机、新能源汽车一样属于消费品,这也将是我们产品重点布局的场景。”
“人形机器人发展是一个生态工程,只靠一家两家企业是很难做起来的,需要我们产业链上下游结合,还有各方去参与。”孙冬说。